时间:2025-08-01作者:admin浏览: 次
车祸,在这个车流如织的社会中已经是避不可及的话题,有的车祸造成车毁人亡,一整个家庭都葬身灾难中,也有幸运的人能在事故中获救。
龚女士是幸运的人,当导游的她某天正在带队,再者几十位游客的大巴车突然出事翻车,好在全车人都被获救了。
虽然被救出来了,但是龚女士也受惊不小,在医院昏迷了半个月,醒来后她跟母亲说:救我的人不是消防员。
不是消防员,也不是警察,龚女士昏迷期间总会梦到一个男人的身影,但是她却记不得是谁,后来才知道,恩人的身份不简单。
救人,可不只是医务工作者能做的事情,在社会中,普通人救人的例子也不少见,比如今年劳动节当天,一名男子在烈火中徒手掰车把人拖出来。
因两辆车追尾造成一脸车侧翻燃烧起大火,车里人被卡在里面动不了,外面黑烟滚滚,有位男人挺身向前把车里的人连拖带拽给拉出来。
该男人救人的视频被上传到网络,获得了一致好评,把人带到安全区域后,看着救援团队到达现场,他转身悄声离开了。
这样的见义勇为的事情你也许并不少听说,可若是一次性救出20多伤员的人呢,应该并不多见。
2006 年 7 月 9 日那天,有些人的人生会被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改变了。
比如在南昌当导游的龚女士,那天正带着一群游客乘坐旅游客车行驶在昌万公路上。
客车沿着平坦的公路疾驰,窗外的风景快速掠过,游客们有的在聊天,有的在打盹,我也在心里默默规划着接下来的行程。
谁能料到,意外毫无征兆地降临了,当客车行驶至某个路段时,一辆农用车突然拐弯,司机为了避让,猛打方向盘,结果客车狠狠地撞上了路边的电线杆。
那一刻,巨大的撞击声震耳欲聋,车身剧烈摇晃,天旋地转,车里的人不受控制地向前冲去。
等稍微缓过神来,车上的30多名乘客被死死地卡在座位上,钻心的疼痛从身体各处传来,就像有无数把刀在割着肉一般。
龚女士下意识地摸了摸脸,手上沾满了温热的鲜血,再看看周围,车里一片血肉模糊,惨不忍睹。
受伤的乘客们发出阵阵痛苦的,恐惧瞬间将人笼罩,龚女士满脑子只有一个绝望的念头:“完了,我要死在这里了。”
在这生死攸关的时刻,一个身影出现在了车外,当时很多人的意识已经有些模糊了,但还是看到一个年轻人,他身材敦实,穿着短袖衬衣。
他毫不犹豫地扔下摩托车,冲到了车前,我听到他一边掏出手机打急救电话,一边着急地大喊:“大家坚持住,救援马上就来!”
接着,他不知从哪里 “抢” 过一把镰刀,用力地砸向钢化玻璃车窗,玻璃破碎的声音在耳边响起,那一刻,龚女士心里涌起一丝希望。
车窗被砸开后,那个男人毫不犹豫地跳进车内,车厢里弥漫着刺鼻的血腥味和汽油味,他却丝毫没有被吓到。
男人一次次艰难地钻进车厢,抱起受伤的乘客,再一步步挪到车外,他的手臂肌肉紧绷着,抱出去的人越多,他每走一步都显得更加吃力。
他的身影在龚女士眼前晃来晃去,可身体的疼痛让人动弹不得,没多久,男人也把龚女士抱到车外面。
又过了一会儿,交警和消防战士终于赶到了现场,看到他们,龚女士知道自己安全了,紧绷的神经一下子放松下来,随后便昏了过去。
等龚女士再次醒来,已经是在医院里了,她睁开眼,看到母亲守在床边,她的眼睛红肿,一脸疲惫。
看到我醒来,母亲激动地抱住她哭了,龚女士看着母亲,张了张嘴,虚弱地说:“妈,救我的不是消防员。”
她母亲有些疑惑,她便把当时车祸的情况,以及那个年轻人救人的经过,断断续续地讲给她听。
等身体稍微好一些,龚女士就开始四处打听熊文清的消息,想当面谢谢他,感谢他给的第二次生命,但是却不知道他是谁。
龚女士想了办法,写了《寻人启事》投给报纸,希望能找到救了全车人的英雄,后来果然找到了“救命恩人”,他叫熊文清。
据后来了解,当时大巴车上的39人全部受伤,其中有27位都是被熊文清抱出车厢的,能一口气抱出这么多人,他自然是不普通。
熊文清以前是举重冠军,当时他正好骑摩托车经过,看到车祸就赶紧扔下摩托车去帮忙,手中的工具镰刀还是抢了路边农民的。
他从12岁就进行举重训练,说这次救人比以前的任何一次训练课都吃力,因为救人需要争分夺秒,一刻也不能停,必须坚持下去。
当时熊文清把车上大多数人背出来之后,看着急救车把受伤的旅客们接走,自己才有空躺下来短暂休息,然后默默离开现场。
他对救人的事情也没宣扬,就连家人也不知道他做了好事,而在单位,熊文清也是助人为乐的好人一个,因为他觉得做人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。
这次见义勇为,对他来说或许只是举手之劳,可是对车上的旅客而言,说是二次重生也不为过。
后来乘客们联名写了感谢信送到熊文清的单位,感谢他在关键时刻的毫不犹豫地帮助。
长城网:烈火中徒手掰门救人,他说:“能救人的机会只有那一刻” 2025-05-04
央视网:早间精编节目 2010年 第221期 2010-08-30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